经济与管理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皇冠球网手机网址

 经济与管理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皇冠球网手机网址

欢迎访问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

作者: 时间:2012-01-17 点击数:

经济与管理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专业现状分析

(一)专业概况与专业办学规模

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共有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2004年秋季开始招收会计学本科生,2005年秋季开始招收市场营销本科生,2006年开始招收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2007年开始招收工商管理本科生。

目前经济与管理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245人,各专业、各年级在校学生人数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各专业、各年级在校学生人数情况

年级

会计学本科

会计学专升本

市场营销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工商管理本科

备注

07

55


39

41

45

180

08

63


45

61

76

245

09

61

178

43

62

42

386

10

75

211

44

55

49

434

合计

254

389

171

219

212

1245

(二)专业办学条件

1.师资队伍

目前我院共有教职工4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3人,管理人员6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8人,助教14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0人,本科生7人;年龄最大的47岁,年龄最小的25 岁。另有兼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现有师资数量已基本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2.教学组织机构设置

目前共设有会计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工商管理教研室四个专业教研室和一个实验实训教研室。

3.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目前我院拥有教学用实验室二个,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一个(可供30名学生同时操作)和综合实训实验室的机房一个。

依托省内外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建立了九头崖有限责任公司建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多个

4.专业与课程建设

从2004年至今,我院先后成功申报并开办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几年来,我院在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规范、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日常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经过六年多的教学实践和2006年、2009年的两次认真修订,我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都已确定了较为科学合理并初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为各专业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4年至今,我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先后引进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2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7人、在职培养硕士14人;晋升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15人。一支以中高级职称和中青年教师为主、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绝对比例、专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基本能满足目前教学需要的的师资队伍已基本形成。

各专业依据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体系为每门课程(含实践课程)分别制定了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并从教材的征订、任课教师的遴选、教学进度的安排、教案的规范、课堂教学的监督与检查、作业的批改、考试的组织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规范管理,严格要求,保证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

我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制订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各专业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分别制遴选2-3门具有较好基础的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的后备课程,成立了课程组,指定了负责人,并按照精品课程建设指标要求,有计划的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建设,其中,《市场营销学》已被确定为2009年度校级精品课程。

经济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除为相关专业开设了课内实训课程外,还先后建立了一个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一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为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我们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先后建立了舞钢公司、九头崖集团、明申会计师事务所、金豫会计师事务所、君诚会计师事务所等十几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各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创造了条件,确保了专业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还在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修订的时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延长了毕业实习时间。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各种竞赛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5.教学质量与水平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和永恒主题。近年来,我院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重心,真抓实干,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第一、严格执行专业培养方案,规范开课计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认真执行专业培养方案并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开课计划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三年来,我们每学期开课计划的制定都严格按照相关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所有课程都做到了应开尽开,不仅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二、严把教材征订关,确保教材质量。三年来,在教材征订环节,我们认真落实《平顶山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严格教材征订管理,在不断总结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和形成了由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分工负责的四级教材征订管理体系,层层把关,逐级审核,教材征订工作日益规范,征订质量逐年提高,近三年,我院所征订教材中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21世纪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实行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准入关。三年来,我们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对当年新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凡当期承担讲课任务的,都要在开学之前由主管副院长负责,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骨干教师对他们进行听课评课,根据每位新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安排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确保了每位新教师都在达到了规定条件的基础上走进课堂;对达不到上岗条件的,暂不安排课程。三年来,我院坚持新进教师上课准入制度,不仅把好了教学质量的第一道关口,确保了教学质量,也使一大批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之初即得到了教学技能的基本训练,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第三、抓好课堂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三年来,我们始终把搞好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院系各项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通过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校督导听课、院领导听课、教研室为单位的听课评课活动、教学质量周报、学期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从教案书写、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在年轻教师居多的情况下,我院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每学期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活动中的综合得分情况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我院全部参评的43名教师中,有40名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在90分以上,优秀率达到93%以上,反映出我院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逐年提高。

第四、严格考试管理,加强考风建设

考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三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有关考试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结合院系实际,狠抓考风建设。每次期末考试,我们都根据学校要求成立由院长、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各教研室主任任成员的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对涉及考试的拟卷、制卷、监考、评卷、成绩登录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责任,分头落实。考前一周,院里组织召开由全体老师、辅导员等参加的考务工作会议,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平顶山学院考试管理工作条例》并对整个考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后由副书记负责、由团总支组织所有参加考试的班级分别召开考试动员会,对考生进行考风教育。考试过程中,我们坚持院领导逐场巡视制度,对每一个考场都进行认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实现了考风的逐年好转。

近年来,我院先后五位老师在全省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奖;由我院学生主持设计和参与设计的大学生创业设计方案,在全省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先后多次获奖;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拿证(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达到100%,部分学生还拿到了助理会计师甚至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绝大多数营销、国贸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拿到了高级营销员、助理营销师、助理物流师、理财规划师、证券业从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资格证书;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1)职称结构不合理

由于经济与管理学院属新建院系,随着新专业的增加和招生数的扩大,近两三年新进了一大批年轻的研究生,他们多属于没有从教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绝大多数为初级职称,从而使得我院教师的职称结构表现为以初、中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为辅的格局,特别是初级职称教师占有较大比重。目前全部43名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11人,占25.6%,中级职称18人,占41.9%;初级职称14人,占32.6%。

(2)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院教师队伍数量已基本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但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较为突出。

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两个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大部分所学专业基本与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接近,专业结构基本合理;

工商管理教研室是在原电子商务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力量由原来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和部分经济学专业的教师构成,不少教师所学专业并非工商管理或相近专业,而是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等与工商管理不相近的专业;

矛盾最为突出的是会计学专业。该专业是我院成立最早的本科专业,也是近几年发展最快、招生规模最大、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目前该专业在校本专科生共762人,几乎占了全部人数的三分之二。为满足会计学专业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的需要,近几年陆续引进了十多个研究生充实到会计学专业教学队伍中。但从今年引进的研究生的专业情况来看,真正在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是会计学或相近专业的只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是非会计学专业。从而造成目前我院教师队伍总量相对富裕、经济学及相近专业教师富裕,而急需的会计学专业一些课程又缺乏教师的情况。

(3)团队建设发展缓慢

自2005年起,我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以相关专业为平台,陆续建立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实训教学五个教研室,所有专业教师也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分别归入了不同教研室,初步构建了以专业为基础的教学团队体系。随着院系学科、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现有的以专业为单位的大团队已不能适应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等的需要,亟需建立和形成以课程、专业、学科、科研等为单元的教学团队,并以此促进课程、专业、学科、科研等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院各类型的教学团队的组建尚处于筹备阶段,校级教学团队还没有一个,团队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也就我从发挥。

2.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是近几年引进的应届硕士研究生,没有教学经验,多数又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在校期间没有受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训练,因此他们进入教学工作岗位以后,在教学方法、理念、技能、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3.教学管理还不够规范

经济与管理学院属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院系,包括教学管理在内的各项管理工作还较为粗放。尽管学校近年来相继制定和完善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但不少方面在教学工作中还远远没有得到深入地贯彻和落实,我院也还没有制定出较为完善的配套管理措施,日常教学监督、检查和管理还远没有进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4.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目前我院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教学设施严重不足。目前我院有四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1286人,而到目前为止已建立的实验室只有一个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一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三个专业至今仍无一个实验室可用,严重影响着实践教学的事实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院已经与省内外的十几个单位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但由于实习经费等方面的制约,实习基地的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单位并没有真正成为我们用就可用的实习基地。也因为这一原因,加上经费申请的困难,我院这几年来出了学生毕业实习外几乎没有组织学生外出考察、见习过,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5.教学研究比较薄弱

由于我院教师多为年轻教师,教学任务有相对较重,绝大多数教师除了为完成科研工作量或评职称而搞科研以外,很少有人针对教学活动开展研究活动,近几年我院尽管也有不少科研成果,但属于教学研究方面的项目、论著、论文所占比例很低;各专业教研室也没有发挥在教学研究方面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制约了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从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6.课程、专业建设急需加强

近年来,我院虽在课程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课程建设方面进展缓慢。目前我校已批准校级精品课程20多门,部分院系已拥有省级精品课程。而我院只有一门校级精品课程,这与拥有四个本科专业、1200多名在校学生的经管大系的地位极为不适应,也反映出我院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近几年,我院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在专业建设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专业建设发展还比较缓慢,目前我院还没有一个校级特色专业。

7.师资培训工作滞后

由于教学工作量大、学校经费紧张等多方面的原因,我院的教师培训工作相当薄弱。几年来,主要由于经费的制约,我院教师很少参加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很少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活动,这对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对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院系的进一步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

(一)专业发展规模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将仍然是我院学科构成的主体,学科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科水平和提升办学层次,争取在校、省两级重点学科建设和校、省两级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积极创造条件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使管理学、经济学两个学科取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从而实现我院学科发展方面质的飞跃。

依托学科发展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在稳定并建设好现有四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我们将按照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我院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梯次申报人力资源管理、保险专业、产业经济学等3个新的本科专业(见表1),在校生总人数达到1700人左右。

表2“十二五”期间新增专业规划

年份

拟增专业名称

首次招生人数

在校生规模

所属专业群

2011

保险专业

50

200

应用经济

2012





201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50

200

工商管理

2014





2015

金融学

50

200

应用经济

表3“十二五”期间现有专业发展规模

专业名称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工商管理专业

250

275

245

250

250

市场营销专业

180

200

200

200

200

会计专业

680

630

570

510

50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75

200

200

200

200

注:专业发展规模是指在校生人数。

表4 “十二五”期间特色专业建设规划表

年份

校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1

市场营销



2012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2013

会计学



2014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5


工商管理


(二)专业群建设

预计到2015年,我院将最终形成由经济与管理两个学科大类,以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为骨干,由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保险、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等7个普通本科专业组成的数量适当、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稳定1700人左右(见表1、表2)。

在搞好专业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凝练专业特色,在不断培育的基础上,争取到2015年在使我院具有较长发展历史并已形成了相对优势的市场营销(2011年)、会计学(2013年)、工商管理(2013年)三个本科专业成为校级特色专业,并在此基础争取有一到两个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见表3)。

(三)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院将继续就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有益探索,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这一中心,逐步尝试3.5 0.5模式或3 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七个学期或六个学期,毕业实习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在各专业的实施,从而强化学校和社会(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新的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课计划、主要教学环节设置、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与调整,我也需要学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我院将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并按计划稳步推进。

三、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目标

计划从2011年起到2015年,选送20-30名教师外出进修或参加短期培训,选送3-5人到国内重点高校访问学习,引进3-5名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现在的93%达到100%,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由现在的67.4%上升到90%以上,高级职称所占比例由现在的25.6%提高到40%以上,基本形成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够很好满足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见表4)。

2.建设内容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心是结构的优化和教研水平的提高,重点是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较高水平教学团队的组建。主要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专业进修、自学及教研室人员结构调整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夯实师资队伍的专业基础,实现专业教师的专业化;通过以老带新、听课评课、外出进修学习等形式尽快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通过鼓励、引导、帮带、激励等手段支持近几年新进的研究生老师晋升中级职称,鼓励和支持具有副高职称、符合参评年限要求的教师尽早申报正高级职称;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学科专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符合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以学科、专业、课程等为平台,充分发挥各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整合院内外师资力量,加快组建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尽快凝练团队方向,培育团队特色,积极参加校级教学团队的申报,争取有2-3个教学团队成为校级教学团队、1-2个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实现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的新突破,以教学团队为载体推动教学科研跨上新的台阶。

表4“十二五”期间专任教师人数、职称及分布情况

年份

职称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正高级

4

4

6

7

8

副高级

10

12

14

16

17

中 级

23

25

28

29

29

初 级

10

8

4

2

3

合 计

47

49

52

54

57

(二)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根据学校有关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把课程建设当作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来抓。按照“强化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的指导思想,遵循以教师教育为主导,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切实培养学生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成才,成人这一目标,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形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专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的能够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继续修订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到2015年,全部专业所有课程都制定出科学合理、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加大课程教案、教学课件、习题集、试题库、实验教学软件等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尽快形成较为完备的能充分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课程资源体系。

加强优质适用教材及教参体系建设。到2015年,所有专业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最新的优秀教材的比例达100%,尤其重视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积极开发自编教材,发动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出台激励措施;组织教师编写与优秀教材相配套的参考书、习题集等,提高教材使用的针对性。编写专业选修课方面的特色教材1-2本,突出专业优势,更好的满足教学的需要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校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学》的建设力度,继续做好该课程的后续建设和完善工作,为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计学、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应在总结《市场营销学》建设精品课程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各专业拟申报2010年至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的遴选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度再有1门课程参加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到2015年使我院现有的四个本科专业都有至少一门校级精品课程,我院有一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争取有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表5)。

表5“十二五”期间课程建设规划表

年份

校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1

1门



2012

1门

1门


2013

1门



2014

1门

1门


2015

1门


1门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没有教学质量的保障,专业建设就会失去根基。为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教学过程监控体系。

进一步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拟于本学期对现有的四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逐步形成符合我院实际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体系。

严把课堂教学关。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作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起十分关键的作用。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教材、教辅资料等征订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教材征订要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继续实行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教学秘书共同把关的多级负责的教材征订管理制度,确保所选用教材是符合专业需要的、适应专业层次的高质量的优秀教材。

加强对任课教师配备情况的管理和监督。任课教师的选配实行主管副院长领导下的教研室负责制。各教研室应根据各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最优秀的教师安排到教学工作中去。在教师的选配上,坚决杜绝人情、照顾等因素,决不能把不合适的教师安排到不合适的课程教学中去。

加强对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教学进度等课堂教学环节的检查、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课堂教学管理的规定,认真做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主管领导每学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随堂听课任务;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学期都要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院里拟开展旨在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优质课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教学标兵等的评选活动,以此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加强考试考核工作的管理。考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风的好坏,进而对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要进一步加强对考试命题、拟卷、监考、评卷等考试环节的管理,形成良好的考风,是考试真正成为检查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及其能力提升度的有效手段,并以此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强对实习见习和毕业论文指导及写作工作的管理。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建设目标

目前,我院只有会计学专业拥有一个60台电脑的机房和一个手工模拟实验室,而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三个本科专业至今没有一间模拟实验室和一套模拟实验软件,严重影响了以上三个专业实验课程的开设,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尽快建立能满足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三个本科专业以及今后新上本科专业实验课需要的实验室,是我院近期的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目前,我院关于购置专业模拟实验软件的报告已获批准立项,相关论证工作已基本结束,若进展顺利我院所急需的五套模拟实验教学软件有望于今年安装到位。之后,我院将根据各现有专业和新申办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增加建设不同功能实验实训室3间,同时配置5-10套模拟教学软件,确保各专业实验课程的顺利开设。

目前我院已建立了几家校外实习基地,但基地的数量也不能满足学生见习、专业实习的需要,今后应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力度,在巩固现有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见习及其他实践教学项目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建设,争取到2015年,基本建成能满足我院各专业发展需要的,能满足课内模拟实验和校外见习、毕业实习等实验实践教学需要的由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构成的试验实践教学设施体系。

2.建设内容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调整本科毕业实习学期设置,延长本科生毕业实习时间,将原来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半期的毕业实习调整到第八学期,并将原来8周的实习时间延长为10周以上。

加强对学生专业见习活动的指导。由各专业教研室负责,将专业见习工作纳入专业培养计划,每个专业在校期间由学校集中安排见习活动不少于三次。通过见习活动,增加学生深入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打下基础。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校企联合。在建设好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联系,每年增加实习基地2-3家,特别要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以及新增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在实现实习基地数量增加的同时,优化实习基地结构,为各专业学生实习、见习提供有力保证(见表6)。

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利用实习基地这一平台,积极推进我院教师和基地中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每学期委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定期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开讲座、进行课程教学指导、与学生交流,努力争取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优先吸纳我院毕业生到实习基地就业。

加强校内模拟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模拟实验室建设,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条件(见表6)。

表6 “十二五”期间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表

年份

拟增实验室

拟增实习实训基地

使用专业

2011

模拟商务实验室1个

3个

市场营销、工商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2

多功能综合实训室1个

4个

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3


2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

2014


2个

国际贸易、保险、人力资源

2015

多功能综合实训室1个

2个

国际贸易、保险、人力资源

经济管理学院官微

网站地图